您的位置:主页 > 蓝狮在线资讯 >

蓝狮在线资讯

间谍小说作者竟然是个“真间谍”:因为写的太逼真而暴露身份

  最近又开始接到几个出去进行“国家安全讲座”的活计,邀请方特意叮嘱,希望能针对事业单位人员,找点鲜活的例子。

  “致命三部曲”指的是《致命弱点》、《致命武器》和《致命追杀》这三本书,共一百多万字,内容精彩饱满,文字引人入胜,堪称网络间谍小说的“开山鼻祖”。

  此外,他还创作了《叛逃》、《幽灵谋杀案》、《中国特色的犯罪》、《谍影重重》、《恐怖档案》,也都和秘密犯罪和间谍活动有关,其余的还有评论集《家国天下》以及数百万字的杂文、时评等等。

  结果,因为那些小说太过火爆,流传的特别广,以至于咱们国安部的同志,也看了他写的小说。

  然而,出于职业的敏感度,国安同志竟然越看越警惕,书中很多情节都能对得上,描述之专业和细腻入微,就跟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样——这不像是在写小说,分明就是个“纪实文学”啊!

  杨恒均,原名杨军,1965年出生于湖北随州,1983年考上了复旦大学国际法专业。

  按照后来他做“公知”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回忆,当年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学校和专业都是他爸爸给选的。

  曾经发给他这样的青年知识分子撤到台湾的通行证。但杨军他爸和那时的很多“进步青年”一样,毅然决然地把通行证撕碎,抛到了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之中。

  杨军说,接下来的几十年,父亲虽然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但也没觉得有什么后悔的,他毕竟对外面的情况一点都不熟悉....直到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两岸三通,杨军他爸开始跟那些去了台湾或者西方的同乡、校友们取得联系,渐渐地心理就不平衡了。

  在采访中,杨军充满感情的说——我的父亲老了,老得走不动了,但梦想不会老。

  当时,杨军的高考成绩很不错,作为文科生的他,开始兴奋地在北大、人大和复旦三所大学里挑选专业。

  首先,杨军他爸一定要挑选前面带“国际”两字的专业,认为这样好出国。至于学校嘛,又考虑到,北大的相关专业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苏东社会主义国家,人大的则是为到第三世界国家工作的要求而培养人才,只有复旦大学的相关专业,跟欧美离得最近。

  很明显,这样的一种家庭氛围和价值观教育,似乎从根上,就是歪的,一旦遇到情况,他将很难经得住考验。

  1987年,杨军复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后又调任海南省人民政府、香港中资公司,全都属于令人羡慕的“体制内”工作。而且,还正如他所愿,获得了大量的出国机会。

  原本,如果就这么踏踏实实的干工作,如今的杨军可能已经是个职位很高的领导干部了。

  在香港中资公司任职期间,他跟美国方面打得火热,终于在1997年,拿到了美国大西洋理事会的offer。2000年,他又跑到美国华盛顿和和澳大利亚悉尼从事国际问题研究。

  正是在此期间,杨军化名为杨恒均,并加入了澳大利亚籍。但与此同时,他却并没有公开过自己的澳籍真相,仍在以中国公民身份示人。

  因为,这时候,他已经被策反成了西方的间谍,开始参与舆论组织的运作活动。

  靠着体面的身份和业内知名度,杨恒均频繁往来中西方,他的个人博客更是长期关注中国民生和社会经济发展热点,一跃成为了知名时评作者,粉丝众多。

  在自媒体刚刚起步的微博时代,他经常针对热点事件发言,批评时政和侧面追捧西方世界后,还总会在结尾渲染一下“爱国情怀”,让人迷迷糊糊地感觉“这个专家见多识广,有深度,能针砭时弊”,因而又被称为大V和公知。

  杨恒均的手法大致上是,各种对比,说出来了一些事实,但却刻意回避了更应该说的那部分属于重点的事实,同时在文中不断输入价值观,很容易把人无意识地给带偏了。

  还有他的二婚妻子袁小靓,网名染香,也是个红得发紫的初代网红媒体人,打着“爱国”的旗号,持续收割了大量粉丝。

  就这样,虽然咱们不承认双重国籍,但杨恒均隐藏的深,妻子也是个知名“网络正能量大V”。因而在国内,竟然没有什么人怀疑过他的身份,反倒是他那些犀利的语言和对外国事物的吹捧,则被当成了富有正义感的表现。

  在那个公知横行的年代,杨恒均一边在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当“专家”,一边还出任了澳大利亚《悉尼时报》总经理兼副总编辑。

  大概2017年-2018年左右,袁小靓被爆料早就在美国买了学区房,已经带着孩子带女儿奔赴资本主义大都会纽约定居。

  而且,她在美国期间,依旧坚持“键盘爱国”(如今看起来,公开IP属地,是多么的必要)。

  在参与舆论组织的活动之余,杨恒均过剩的精力还用在了写作上,效率也是相当高的,每年至少都会鼓捣出一到两本专著。特别是他那些间谍题材的网络小说,每部都十分火爆,无论是网上的点击率还是纸质版的发行量,都足以让他赚的盆满钵满。

  结果,就有了开头说的那一幕,因为太过受欢迎,连国安部的同志也被书里饱满的故事,引人入胜的情节给吸引了,然后越看越不对劲....

  特别是小说里的一些细节,总觉得和自己曾经办过的一个案子很像;而国安系统的案子,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于是开始查他。

  这也是因为,之前杨恒均的经历和活动,总是过于顺利,搞得他开始飘了起来,才敢这么的大胆,把小说给写成了“纪实文学”。

  老实说,从他的写作能力上,咱们也能看出来,杨恒均确实有两把刷子,随便发挥一下都能过得很好,但却非要选择当间谍,真是没骨气。

  大约是从18年开始,曾经大红的“公知”群体,开始走下坡路,杨恒均也被安上了个网络绰号——民主小贩老杨头。

  而更让他没料到的是,这时候,咱们的国安系统,已经在对他进行缜密的暗中调查。

  2019年8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时公布:经检察机关批准,北京市国家安全局于8月23日以涉嫌间谍犯罪依法对澳大利亚籍人员杨军执行逮捕。

  当然,杨恒均之所以成为间谍,与他本人的家庭影响和自身经历有关,但也更离不开西方无孔不入的策反圈套。

  杨恒均的事告诉我们,敌我斗争,很多时候,都是背后较量;暗战,往往就发生在不经意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