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蓝狮在线资讯 >

蓝狮在线资讯

坚持创新驱动锚定“世界一流”!济南高新区重整行装再出发

  站在车水马龙的经十东路,行走在高楼林立的汉峪金谷,很难想象,30年前,这里还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庄稼地;穿行在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的齐鲁软件园、创服中心,眼看着来来往往的年轻面孔,很难相信,30年前,这里还是一座座村落。济南高新区1991年获批设立,始终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坚持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片区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着力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2022年GDP占全市比重达13.5%,近年来在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稳居全省第一、北方前三。

  济南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车项目现场,一块钢板转化成一个汽车自制件仅需12秒;在浪潮智能工厂,智能锁附机器人8分钟可自动锁定130颗螺丝……走进济南高新区智能装备城园区,一台台高精尖设备的投用,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无限动能。

  推进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济南量子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制定发布首个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国家标准、舜丰生物获全国首个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齐鲁制药获批全市首个上市的1类创新药……走进济南高新区,关键核心技术快速突破孕育无限可能。

  济南高新区锚定“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目标,向高而攀、向新而行,时光流逝,初心不改。高新区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2021年在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列第10位,首次迈入“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序列,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中,“高新篇章”光彩夺目。

  济南高新区坚持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综合实力跨越提升。2022年,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再上新台阶,跃升至1619.3亿元、占全市1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50.5亿元、增速位于全市百亿区第一位,工业增加值、限上贸易单位销售额、规上服务业营收、进出口总额、到账外资分别占全市21.1%、21.6%、28.9%、50.7%和1/3。在全国177家国家高新区中,排名山东第一、北方前三。

  8月24日,中国科学院济南科创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暨资本对接活动举行,10余家企业现场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落户济南高新区3年来,中国科学院济南科创城硕果累累。在大科学装置建设方面,电磁混合驱动超高速试验轨道、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空天动力试验台、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等先后落地,一次次让济南“出圈”。在集聚高端人才方面,累计引进“两院”院士团队19个,集聚各类科技人才近2000人。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累计突破“卡脖子”技术30余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160余项,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4项,开展省级重点研发计划13项,获批山东省大科学装置预研项目3个,获批山东省重点实验室3个。

  高新区先后有近10家“中科系”院所项目落地,集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85家,其中新型研发机构38家、占全市53%。辖区集聚院士工作站等人才平台110余家,荣获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10余块国家级人才金字招牌,人才总量突破36.6万人,2022年人才流入6.3万人,同比增长18.8%。

  8月23日,山东国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交所上市,成为今年济南市第一家北交所上市企业;8月17日,济南森峰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成为今年济南高新区第三家上市过会企业。截至目前,高新区累计上市挂牌企业121家,稳居全市首位。全市3家北交所上市企业均在高新区。今年济南市新增的3家过会企业、3家交易所受理企业也均在高新区。

  多年来,高新区坚持以创新引领转型升级,整个区域仿佛一个大型“孵化器”,既孵化企业也孵化产业,同时注重引进与孵化并举,在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土壤中,蓄积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目前,济南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000多家,近3年平均增长率近30%;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587家、近3年平均增长率近60%;高新区这两类科技型企业的数量占全市比重均超过1/3、居全省开发区首位。

  日前,山东智灵生物有限公司在济南高新区一次性领取到营业执照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同时获准保健食品广告许可,完成了保健食品产业“闭环链条式”极简极速审批,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办好所有事”。这样的“高新速度”,得益于济南高新区承接的省、市、区三级审批权限,使得办理材料和办理时限进一步压缩,大幅增强辖区内经营主体的获得感。

  当前,营商环境评价正逐步转向宜商环境评价,重点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评价商业环境。今年3月,世界银行新一轮营商环境评估体系项目正式命名为“ 营 商 就 绪 ”(BUSINESS READY),设置10个评估指标。济南高新区积极对标世界银行评价体系,发挥“五区叠加”优势,推进“三大攻坚”,聚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审批模式更优化。高新区在全省全市层面首推“二码合一”“以证代件”“无感续证”等模式,有效激活市场活力。截至8月底,全区经营主体总量达13.7万户,新登记企业11957户,分别同比增长9.83%、10.49%,增幅居全市首位;其中企业8.6万户、个体工商户5.1万户,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惠企服务显著提升。高新区将惠企政策全部纳入线上“泉惠企”平台,线家“泉惠企”企业服务站,组织39人的“首席政策官”团队、10个服务专员、21支“泉惠企”服务小分队提供“一对多”“一对一”服务,开展走访服务活动1400余次,解决企业诉求3000余项。

  要素保障能力全面增强。2023年,全市6个“精准用地”过审项目均落地高新区,首次运用“云供地”方式推介工业用地项目,30宗1717亩土地实现开工、15宗812亩土地建成竣工。

  9月开学季,济南高新区崇华中学等5个新建(改扩建)教育基础设施项目投用,辖区新增学位近6000个。今年,高新区教育系统补充师资400余名,2名教师、2名校长分别入选齐鲁名师工程人选、齐鲁名校长工程人选,至此,高新区齐鲁名校长、齐鲁名师增至15人。高新区获批省、市两级家庭托育试点区,集采惠民示范点持续扩充。济南高新区始终坚持“紧不能紧百姓、减不能减民生”,民生和社会重点事业支出占比达78.2%。

  立体化医疗资源加快供给。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全面实施DRG付费改革。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东院区9月底主体竣工,预计年底前投入使用;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济南市中医医院)东院区、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区二期、济南市儿童医院新院区正加速建设。

  就业创业保障持续强化。举办“技能大赛”“春风行动”等高新品牌活动和特色招聘活动63场,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服务求职者2万余人次。实现新增城镇就业20218人,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6651人,全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稳步推进。获批5个市级“种业科技创新项目”,规划“10+1”高新区农业产业体系,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4家;编制全省首个《济南高新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3-2027年)》,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成色越来越足,城乡融合发展更加高质高效。

  结语“拉高标杆向外看、重整行装再出发。”2023年,为奋力谱写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省会济南勇担当,“挑大梁”;在建设强省会征程上,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最前沿,济南高新区重任在肩。锚定“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目标,济南高新区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引擎、主阵地、主力军”的“三主”定位,全力构建“中、东、北”三大片区特色发展格局,加快建设高科技创新策源地、高质量发展增长极、高水平开放新门户、高活力品质生活区,为发展再立新功。